top of page

人明明被自己的背景和人性捆綁,卻尋找自由。

人明明被自己的背景和人性捆綁,卻尋找自由。____鄭約書亞

這次我們選的片是《藍色情挑 Bleu》,是由導演奇士勞斯基(Krzysztof Kieślowski)在1993年發行的作品,由茱麗葉畢諾許Juliette Binoche主演,同時也是鼎鼎有名的藍白紅三部曲中的「藍色」。奇士勞斯基這系列的三色三部曲,我想主要是因為由法國出資,所以雖然他本身是波蘭人,但卻以法國國旗的紅白藍訴說從個人層面對於「自由、平等、博愛」的詮釋。

我記得剛進到台藝電影系的時候,有位老師是奇士勞斯基的大粉絲,每次在課堂上她最喜歡提到奇士勞斯基的電影,也喜歡放他的電影片段。不過我在大學時期的時候根本沒完整看過這三部曲...,倒是看了幾部他的《十誡 The Decalogue》,不過那應該會是另外一個話題惹。沒想到,事隔多年之後我來到米國唸書,我其中一位advisor也超常放《藍色情挑 Bleu》前面的3分鐘片段,他常用這部電影跟我提到兩個在拍攝和劇本寫作上的小小方法論:Phenomenology(現象學)和Interiority(內在性)。 其實英文語感不錯的人應該好像有點感覺,但又無法精確說明。可是要我用中文說明,一時想不到能精確翻譯的字眼...雖說我是在國家教育研究院上查這兩個字的中文定義,各位有空可自行查一下,我會試著解釋,若您有更好的解釋方法請告訴我。

(這場戲應該是最能夠表達那兩個單字的戲了,希望大家有懂,或是再去找出來看一下~)

Phenomenology(現象學)簡單說就是「去除成見,讓事物自身說話」;Interiority(內在性)則是「角色的意識對於外在的感受或是微小但被放大的時刻」。跟各位道歉我的中英文都很差,以上是個人思考消化後講給自己聽的,歡迎您有興趣跟我討論。 《藍色情挑 Bleu》的主題是「自由」,「自由」一直以來都是人類在吃飽喝足後,才會開始思考的形而上學之事,連聖經上也說: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。可見「自由」這個議題至少從2000年前開始就一直被討論到現在,然而相對於「自由」的反方就是「不自由」,或是以我庶民的角度來說,會開始追求「自由」勢必一定了解到自己處在「被監禁」的狀態。

本片正是一個這樣的故事,在車禍中失去丈夫和女兒的女主角,想尋死但又不敢死的自己,幾乎拋棄了她所有的一切財產、物品,甚至也將丈夫生前未完成的樂譜丟棄,唯一留下的是自己戶頭裡的現金和一盞藍色吊燈。她切斷一切的熟識,搬進從未踏足過的社區,開始一個人的生活。將自己囚禁在回憶、孤獨、寂寞、罪惡感的牢籠中,她用盡全力把自己關在認知觀的牢籠裡。也將靠近她的人推開,直到她認識了住在樓下的應召女郎,也因受應召女郎的緊急之託,她透過認知觀建立起的牢籠,也一步步瓦解。 她發現丈夫並不只是愛她一人,小三甚至懷了丈夫的孩子。她發現親手銷毀的丈夫未完成曲子的原稿備份,正要由愛上她的丈夫助手接手完成創作。兩件看似巧合般的事件,讓她緊抓不放的牢籠出現了裂痕。因為很想知道小三是誰,她開始轉被動為主動,了解事實後的她,也著手將未完成的曲子譜完。過程中,我們感受到她那由回憶建立的牢籠一點點地崩塌。

原諒,是不愛著對方就無法做到的。她因著深愛丈夫害女兒的關係,選擇原諒接受小三與肚中孩子的存在,也將剩下的大房子留給對方。同時間,也完成了丈夫沒有完成的曲子。最後,她原諒了自己,走出她架構出的牢籠,重獲自由。 人明明被自己的背景和人性捆綁,卻尋找自由。人是因著認知觀被囚禁的,過去是肉體會被迫囚禁的時代,而在現代那監禁我們的是因著我們的認知、想法、感受被囚禁的。「自由」,其實首先要能夠願意接受那不完美、充滿各種傷痛的我們,才能擁抱那渴望卻又摸不著的「自由」。

bottom of page